中新经纬8月19日电 当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早已无声无息降临我们的日常。“碳排放”这个曾经陌生的词汇,正切实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作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的每一个动作,都将引领全球碳排放的关键节点。好消息是,我国可能有望提前于“双碳”目标,在2030年之前迎来“碳拐点”。
芬兰智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估算,从2024年4月到2025年3月,中国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英国《经济学人》援引这一消息称,中国碳排放量可能已达到峰值。文章指出,“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并且被证明确实达到峰值,这可能会改变全球排放轨迹”。
这是中国首次在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背景下出现连续碳排放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绿色理念已融入经济社会各层面:国家控总量、地方分指标、企业落项目、个人变习惯。减碳,不仅是发展方式,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碳中和时代命题下的企业担当
企业不仅是碳减排的责任承担者,更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低碳商业模式的创造者和碳中和生态的构建者,其战略选择与行动力度,直接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进程。
从宏观数据来看,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费占总量的2/3左右。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与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企业是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主体。
2023年,安利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承诺将于2038年实现企业碳中和。8月15日,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安利个人碳中和倡导行动暨可持续发展阶段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安利宣布旗下纽崔莱传统本草系列13款产品全线实现碳中和,并同步投入1000万元公益金,启动个人碳中和倡导行动,深化“消费端”碳管理,打造企业全周期减碳样本,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安利个人碳中和倡导行动
最新发布的《2023-2024安利(中国)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中披露安利企业碳中和进程的关键成果:原料端坚持有机种植的52个认证农场、研发端更高效的“AI神农系统”、生产端即将在2030年建成的安利全球首家零碳工厂,物流系统的环保包装与零碳运输等。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企业的环境效益,更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形成“减碳—降本—增收”的良性循环。
当前,ESG信息披露已成为龙头企业“标配”。对于安利而言,可持续发展既是“in China for China”本土化战略同国家“双碳”目标的结合,也是其“美好生活之花”企业战略中“绿色和谐”花瓣的体现,更是近20万营销伙伴实现低碳生活方式转型的迫切需求与有力支持。
横跨30年,一家企业的全周期减碳链条构建
64年前,安利推出乐新多用途浓缩清洁剂,采用无磷环保配方,不仅通过极地环保测试,其环保理念比欧盟相关法规还要早45年。
30年前进入中国市场时,安利主推浓缩可降解家居产品,较常规产品减少97%包装材料,环保优势显著。它们2022年在“雪龙号”陪伴中国南北极科考团,保护极地环境。
安利有机农场
27年前,安利旗下基于植物基的营养保健食品品牌纽崔莱进入中国市场。安利在中国的50多个有机认证农场,坚持有机种植植物原料,探索有机智慧农业,在土壤改良、施肥和害虫控制等环节,减少氨挥发排放71.5%,降低氧化亚氮排放29.5%,以天然手段最大限度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2023年,安利纽崔莱蛋白粉全线产品实现碳中和,如今,纽崔莱传统本草系列全线13款产品均获得碳中和认证。
安利湖北工厂实现光伏并网
安利广州生产基地,践行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2003年获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于2016年获得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绿色工厂示范名单;安利湖北工厂,2024年完成光伏并网,年减碳超1600吨,并将于2030年建成安利全球首家零碳工厂。
低碳嘉年华
2009年起,安利启动“安利环保嘉年华”“低碳嘉年华”等环保公益活动,累计吸引超800万人次参与。如今,安利再次投入1000万元,启动“个人碳中和倡导行动”,通过“个人碳账本”微信小程序,记录低碳行为、量化个人减碳量,深化“个人-社群-社会”的消费端碳管理路径。
生产端的减碳革新、供应链的绿色脉动与消费者的碳足迹记录环环相扣,在“田间到舌尖”的全周期实践中,安利驱动工业齿轮与个体选择向零碳未来持续转动。这条不断延伸的减碳链,安利实现2038年企业碳中和的路径清晰可见。
商业向善的绿色图景
当企业生长为社会肌理的一部分,商业指针便需越过利润刻度,指向公众福祉的坐标。中国科学院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已占社会总量的53%。如何将千万消费者的选择,编织进全周期减碳的蓝图?
央视《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显示,安利“美好生活之花”战略孵化的数十万个大健康和美好生活社群,社群成员对“绿色生态”议题的关注度达68.3%,较普通民众53.1%高出15.2个百分点;定期参与垃圾分类(82%)、低碳出行(76%)等环保实践的比例,同样领先普通群体14-17个百分点。
从广度而言,近20万安利营销人员,是连接百万家庭、传递健康与美好生活的桥梁。央视调查显示,每个社群成员平均影响6.8个家庭改变消费习惯,低碳生活的绿色传播链,通过社群“涟漪式”扩散。商业向善的影响力,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如果说商业的成功,内驱力是生存,而公共价值的根系,始终扎向“善”的土壤。商业向善,是企业在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兼顾生态价值、公共价值,积极参与社会共治。
从一粒种子落地生根,到研发、生产、包装、运输,直至消费者自发成为“减碳合伙人”,一条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实践正在展开。安利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深深印刻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上。(中新经纬APP)